王震家规“对自己要小气” 胡耀邦拒绝满女上大学请求

发布日期:2015-06-03作者:

  湘东是一片革命的红色热土,这里曾走出了121位开国将军,他们和无数湘东勇猛之士一起,用热血书写了湘东的红色传奇。本报选摘了王震、左权等后人对父辈的深情回忆,缅怀这片土地孕育的湘东革命先辈。

 

  人物:胡耀邦
  简介:1915年-1989年, 湖南浏阳人,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。
  讲述人:胡德华(胡耀邦之子)
  “我们家的人不应该走后门……”
  常听外婆讲,父亲生来好动,个头矮小,却喜欢体育,常和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同学同场竞技。他有些口吃,爷爷曾叫他“九结巴”,但父亲偏偏喜欢演说。1945年冬,父亲担任冀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,将赴前线作战。母亲也要求同往参加战斗。无奈,父母将未满40天的次子送给了陕北老乡刘世昌。当时他只提了3个条件:一是不要把孩子再转送别人;二是将来要让孩子上学;三是让他自由恋爱。父亲坚持让孩子随老乡姓刘,老乡采取了一个折中方案,就叫刘湖(胡)。
  父亲文化程度并不高,14岁就参加革命,但他博览群书,记忆力惊人,如司马迁的《报任安书》,诵读几遍,便能背下全文。父亲说每天坚持读1万字书,14年就可以成为学者。父亲铁面无私,就连父亲最疼爱的小妹,也没能沾半点光。1968年,满妹(胡耀邦的小女儿)被分配到北京市造纸总厂。一年后,她自作主张,找到父亲的熟人去当兵。几年后,满妹发现很多战友被推荐上了大学。她写信给父亲,希望有个上大学的机会。父亲很快回信:“你原先分配在工厂,后来当兵我是不知道的,内心也是不赞成的,因为是走的后门。现在又提出想上大学,我认为你应该靠自己的能力,既要注重学习书本知识,又要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。我们家的人不应该走后门,而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……”后来,满妹再没指望能沾父亲半点光。
 

 

  人物:王震
  简介:1908年-1993年,湖南浏阳人,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。
  侄女王群、外侄儿董有根
  “我的家规就一个字:严!”
  1987年11月,王震将军回到浏阳北盛。当家乡人谈及他的家规时,王震说,“国有国法,家有家规,我的家规概括为一字,就是严!” 1952年10月,他从新疆给他弟弟写信说:妈妈要回去住,我负责砌两间房子,你也不能靠我占便宜。我是新疆人民的勤务员,要我拿钱回家砌房子,新疆人民会斗争我。你定要我拿钱,我写信给农会,发动农民斗争你!对此,特约法三章。一、不许搞特殊化;二、要时刻把人民疾苦挂在心上;三、要大力支援国家建设,对自己要小气,对贡献国家要大方。把分来的田地种好,按政策规定缴纳农业税。不久,王震将1000元作为母亲的生活费直接寄到区委,说“余数交公,不给亲属。”
  1963年,王震听说他弟弟私养鸭子损坏了集体的秧苗。王震回到家乡,下车后第一句话就说:“我要和乡亲们见见面。”没过多久,百余人坐在区委的会议室里,王震开门见山地说:“我胞弟的一群鸭子,踩坏了生产队的秧苗,吃了生产队的谷子,损坏东西要赔偿,这是毛主席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。”有群众代表说:“赔就不好讲了,以后注意就是了”。王震说:“那不行,他是我的亲弟弟,决不能迁就!”区委书记出了一个主意:“赔是为了教育,重在今后。依我看,把余美同志的鸭子收归集体放养,作价付钱,扣除一部分作为赔偿。”区委书记的话音刚落,王震高兴地说:“书记这个意见好!鼓掌!”
 

  人物:谭震林
  简介:1902年-1983年,湖南攸县人,曾任中共中央委员、国务院副总理等。
  谭泾远(谭震林之女)
  真理是他支持的唯一对象
  父亲是个讲真话、嫉恶如仇的人。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,当时党内左倾路线反对毛主席的观点,但父亲认为毛主席关于根据地建设的观点都是最符合当时实际的,坚决支持毛主席。结果,父亲受到处分。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,对彭德怀的批判已经开始了。但在小组发言上,父亲实事求是地肯定了彭老总的功绩和崇高品德。在父亲看来,真理才是他支持的唯一对象。
  父亲总是说,共产党的事业不是靠一个两个人打下来的,是所有共产党人奋斗的结果,有很多人为此早早离开我们,与他们相比,我们是幸存者。有一年,父亲到南京雨花台,在参观结束题词的落款上写下了“幸存者谭震林”。父亲酷爱京剧,每年春节,他都要张罗着举办家庭文艺联欢会,他的拿手好戏是京剧《借东风》。后来,又喜欢唱现代京剧《沙家浜》中郭建光的唱段“朝霞映在阳澄湖上”。父亲还喜欢和妈妈合唱新四军时期的战歌《繁昌之战》,每到此时,家里都其乐融融。
  1969年9月,林彪、江青一伙把一批老干部逐出北京。父亲在桂林幽居了3年。那时,每天属于父亲的自由活动空间就只有居住的小院子。父亲很乐观,竟然在院子里自己开辟了菜园,还亲自做饭给家人吃。父亲在逆境中乐观豁达,让我获益匪浅。
 

  人物:左权
  简介:1905年-1942年,湖南醴陵人。1942年,侵华日军发动五一大扫荡,左权于战斗中阵亡,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。
  左太北(左权之女)
  “不要忘记教育小太北学会喊爸爸”
  对父亲最初的记忆,是一些模糊的照片。儿时我只知道父亲是抗日名将。只有一次,彭德怀伯伯回忆起父亲说,“你爸爸一定知道,那次敌人打的第一颗炮弹是试探性的,第二颗炮弹准会跟着来,躲避一下是来得及的。可他为什么没有躲避呢?因为当时十字岭上正集合着无数的同志和马匹,你爸爸不可能丢下部下,自己先冲出去。他是死于对革命队伍的无限忠诚啊!”
  1982年5月,我收到了父亲在与妻女分别的21个月里,写给母亲的11封信。读着这些信,我放声痛哭,第一次感受到父爱。
  “记得太北小家伙是很怕冷的,在砖壁那几天下雨起风天气较冷时,小家伙不就手也冰冷,鼻子不通,奶也不能吃吗?……”
  “不要忘记教育小太北学会喊爸爸,慢慢地让她懂得,她的爸爸在遥远的华北与日寇战斗着。”
  父亲17年没有回过家,日本人叫嚣着要轰炸延安时,父亲在信中两次谈到安置我的问题。他在信中说,“我虽如此爱太北,但如时局有变,你可大胆处理太北的问题……”这封信写于1942年5月22日,三天后,父亲壮烈牺牲。
  2000年后,我去了老家—砖壁村奶奶庙,全村百姓听说左权将军的女儿回来了,蜂拥而至,老人们抱着我老泪纵横…… 这时我才真正了解父亲。
 

  据《环球人物》、新华网、淮海晚报等整理/记者 刘玉锋
  本文来源:华声在线-三湘都市报

 

信息来源: 责任编辑:寻苗苗
分享到: